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使用指南
配戴镜片方法
1、配戴镜片前修剪指甲,应用肥皂或洗手液洗净双手,并彻底冲洗。
2、自镜盒中取出镜片,用纯净水或冷开水冲洗三次,以冲掉护理液。
3、双眼注视前方镜子,两手中指将上、下眼睑拉开,镜片置于右手食指尖,使
其凹面向上,将镜片快速准确地放入眼球中央,然后慢慢松开眼睑。
4、若有异物感可向下转动眼球,即可缓解。
摘取镜片的方法
1、摘镜前点润眼液(人工泪液),3-5分钟后方可摘镜。
2、洗净双手,睁大眼睛注视前方镜子,不要眨眼,用吸棒吸住镜片,向前外侧
移至白眼球处取下。
3、如果镜片较紧,不易取下,不能硬拉,以免损伤角膜,应再次点润眼液,待镜片能活动时再取下。
4、暂时无吸棒时,可睁大双眼,先右后左地用中指在眼外部稍用力拉动上下眼皮同时眨眼即可挤出镜片,另一只手接住镜片。
5、卸下镜片须用自来水仔细清洗,再置入新换护理液的镜片盒中。
镜片的保养
1、镜片的保养可分清洗、保存和消毒三个程序。
2、清洗:镜片戴过以后,每天都要清洗,去除镜片表面附着的污垢和粘连。清
洗时先用肥皂洗净双手,拇指和食指持住镜片,用洁净的自来水冲洗并用小棉签小心擦洗镜片的双面。清洗时手法要轻巧,避免镜片发生损伤,最后用自来水把镜片冲洗干净。
3、消毒和保存:先在镜盒中加1/2容积护理液,把清洗过的镜片分清左右置入镜盒中,使其凹面朝上,以方便取出,盒盖要盖紧,妥善保存,盒中护理液需每日更换,取出镜片后要将护理液彻底冲洗掉。
4、每二周用蛋白酶清洗镜片一次,以防镜片蛋白沉淀,方法是在加满护理液的镜盒中各放入一片全能蛋白酶片,同时将镜片放入盒中,浸泡4 – 6小时,并彻底清洗方能配戴。
5、每周彻底清洗镜盒及吸棒一次。
注意事项
1、第一次戴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学习认真,熟练掌握。镜片的安放是否困难因人而异,初次戴镜由于恐惧心理,精神紧张,手眼不协调有时安放失败,但绝大多数人经过短时间训练后就可以顺利安放。
2、左右眼的镜片不能戴错,注意识别颜色标记。养成先戴右眼后戴左眼的习惯,取镜也是如此,以免左右戴错,影响疗效。
3、每次将镜片冲镜盒中取出时,要看一看有没有破损或其它异常变化。如果情况正常,再用纯净水冲洗三遍准备戴用。
4、平时应注意镜片应戴在角膜正中,位置是矫正效果的重要保证。
5、用胶棒取下镜片前,应确定镜片在眼睛上,以免吸到角膜。
6、镜片取下后,眼按照规定的方法清洗、消毒和保存,不要贪图方便,任意处
置。
7、一定要使用专用护理液和清洗液禁用热水、汽油、酒精洗涤,也不可用毛巾、纸巾擦拭镜片或用指甲及其它硬物刮除镜片上的污物。
8、每日更换护理液一擦,每周清洗镜片盒一次,每两周用蛋白酶片浸泡镜片一次(4小时)。
9、镜片造价昂贵,清洗及使用时需非常小心。取戴镜片时面前应辅一条干净小毛巾。以免镜片不慎掉下损坏或遗失。用自来水冲洗镜片时,务必将洗槽的塞子堵上,以免流失。
10、治疗期间请遵照医师规定,每天睡觉前戴镜至第二天早上,时间依医生交待而定,弹性配戴,每次配戴不能超过12小时。
11、第一次戴镜片的患者,请于第二天早上至医师处检查。第一天配戴可能会有异物感或流泪等不适,除非眼痛,尽量不要将镜片摘下。起床后因无法立即来检查者,可卸下镜片后,再携镜片来检查。
12、注意双手清洁,经常修剪及磨圆指甲。
13、养成每天正确的护理程序。
14、存放镜片时,药水必须全部浸盖镜片。
15、配戴镜片后,小心避免刺激眼睛或污染镜片。
16、药水及其他护理用品,均需存放在干爽及阴凉地方。
17、处理镜片时要小心,如发现镜片破裂,切勿配戴。为避免镜片被冲脱或眼睛受损,请于洗脸或洗头时紧闭眼睛。
18、配戴镜片后,请勿用力揉擦双眼,以免刮伤角膜或导致镜片偏离正常位置而脱落。
19、配戴镜片后若感不适或痛痒,请立即除下镜片,向您的医师咨询。
20、避免一切化妆品、气体、喷雾发胶、游泳池内含氯之水等接触眼睛,女士们请于化妆前先戴上镜片。
21、戴用镜片后,切勿太长时间停留在污浊空气、化学烟气和风沙之环境中。
22、戴上镜片后,保持一定次数眨眼,让足够泪液中的氧份循环,并可湿润镜片。
23、如有灰尘掉入眼内,请勿用力揉擦眼睛,应除下镜片,轻轻眨眼让灰尘排出,然后冲洗镜片,再次配戴。
24、镜片如长时间没有使用,必须彻底清洁,冲洗及消毒后才能使用。
25、因故暂时停止配戴时,须将镜片彻底清洗后置于干净的双联镜盒内,放置阴凉处即可。再次戴前重新清洁,浸泡6小时以上方可配戴。
一、什麽是OK镜
“OK”两字是角膜矫形学(Ortho-Keratology)的缩写,OK镜是以角膜矫形为目的的接触镜 (OK contact lens)。他的存在实际已经有40年历史,只是在7年前才通过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简称,但他从来就不批准任何医疗方法,只对具体的镜片或镜片材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审批)。OK镜是用特种硬性材料制成,具有高透氧、高透明性能。直径9~9.5mm略小于角膜,而中央6mm范围设计为特殊光区,其弧度比角膜平,可对角膜施加强压力,而周围逐渐变平.这样在戴上眼镜以后,就具有动态压缩作用,把中央部位的角膜组织向周围推移,使角膜中央变平,也就是对角膜进行塑形,增大其曲率半径,达到减少角膜屈折力,降低近视屈光度、提高远视力的目的。
二、适应症:
由于OK镜具有使用简便、理论上又有有效治疗的根据、临床上系非手术操作不会引发眼部破坏性损伤,又有可逆性,在一定范围内,能降低近视屈光度提高远视力等特点,故成为人们追求矫正近视屈光的方法之一。但其作用只在于降低近视屈光度,对近视本身不存在治疗作用,因此虽然近期显效率接近100%,而远期疗效并不确定,是一种过度性的近视矫正方法。
三、适应对象:
(1)7岁以上。
(2)眼部无以下疾病①炎症②角膜干燥症③薄角膜④角膜圆锥(绝对禁忌,要在戴前测角膜曲率计或角膜地形图)。
(3)600度以下近视,150度以下散光,散光度数小于1/2近视度数。
四、治疗期注意事项及并发症:
1.在初戴OK镜的3个月内,按规定的时间到配镜处接受正规全面的复查,至少5次。戴镜3个月以后,仍然须定期进行复查。
2.在戴镜期间要持之以恒地保持个人卫生。
3.在戴镜片时务必将镜片内侧滴满润眼液再戴镜,戴镜后须注意镜片下不能有气泡。若在戴镜期间偶然发生眼红、眼痛,无须过分紧张,可停戴2—3天或请医生复查,调整镜片规格。通常佩戴一夜后可以在一整天维持较好的视力。然而若停止戴镜,则眼睛又将缓慢地恢复原来的近视度数和视力。目前已知并发症有:(1)角膜损伤;(2)角膜感染;(3)角膜变薄;(4)圆锥角膜;(5)散光。
4.疗程:敏感者3天起效,2周效果明显。须长期配戴。
以上取自《护眼宝鉴》
OK镜(Orthokeratology)与 RGP都属于半硬性角膜接触镜,都是由同一种半硬性高透氧的隐形眼镜材料制成,但由于两者的设计和加工工艺的不同,使两者的适用范围及矫正效果的所不同。
OK镜( 即角膜矫正接触镜)是一种特制的RGP 半硬性角膜接触镜,OK镜是通过压力增加近视眼患者的角膜曲率,减少角膜屈光度,从而达到塑形角膜,提高视力,降低屈光度的目的,亦称“角膜塑形术”。OK镜的四弧设计包括:边弧、配适弧反转弧、基弧。通过测定患者的角膜曲率、可见虹膜直径、屈光度、角膜地形图等一系列数值,而决定四弧的参数值,从而达到压迫角膜改变屈光度的效果。
从OK镜的设计原理看,它的适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一般OK镜只适用于近视度数不超过-5.00D,近视散光≤1.50D,轴向基本水平位(90°30°除外),角膜屈光度为43.00-45.00D;矫正视力>0.8,患者本身还需要求无明显眼病,角膜正常,年龄大于7岁的合作者;已配角膜接触镜的患者,需停戴2个月以上;另外眼球轴向、角膜厚度及眼压等情况亦需参考。由于OK镜正式用于临床的时间不长,愈后效果不稳定,需要关注的问题还很多,所以大多数的专业视光师和患者还持观望状态。
RGP即半硬性高透氧角膜接触镜,它的设计与软性角膜接触镜的设计相同,但材料不同,RGP的弧度包括边弧和基弧,边弧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舒适度。边弧设计较圆滑,有利于眼睑带动RGP的上下移动,减少异物感。基弧的大小是根据患者的角膜曲率的大小而定的。所以RGP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屈光度、角膜曲率等数据进行定配,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光学效果和舒适度。
由于RGP材料的高透氧性,使得普通RGP适合大多数屈光不正患者,无年龄的限制。如:球镜性屈光不正者、长戴者和日戴较长时间者、顺律散光较高者、高度正视和近视者,由于顽固的镜片沉积或炎症反应(如:RGP)而不能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特殊情况:对于那些只有通过配戴RGP才能得到较好视力的患者(如:圆锥角膜,术后无晶体眼等)。
据国外相关权威机构的实验数据显示:RGP与框架眼镜比较,RGP可以相对有效地控制近视,尤其是青少年近视的发展。 1991年, Grosvenoretal且选择100名8-13岁儿童配适矫正的RGP镜片,对照组为20名儿童配戴框架。经过3年,近视加深:RGP组0.48D(0.16D/年),框架眼镜组1.53D(0.51D/年)。由此可见,RGP组的近视发展要比框架眼镜慢得多,这也支持RGP可控制眼轴拉长的说法。另:1997年,C.Y. Khooetal在新加坡对 120名8-13岁中国儿童进行三年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年中平均近视加深:RGP组0.44D,框架眼镜组0.78D;角膜平均变平:RGP组0.14D,框架眼镜组0.06D;眼轴变长:RGP组 0.21mm,框架眼镜组0.32mm。这一研究又一次有力证明了RGP镜片可延缓近视者眼轴拉长的发展。
RGP能良好覆盖于不规则的角膜表面,能减少角膜对不同射线的折射,从而减少因刺激产生近视。RGP也能除去因配戴眼镜产生的周围变形视觉效果,这效果也可能对近视加深有刺激作用,因而能阻止近视发展。
RGP作为一种先进的视力矫正技术,在日本、新加坡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的运用已非常普遍。在国内随着人们对RGP与OK镜认识的进一步提高,验配师经验的不断积累,验配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会逐渐接受并乐于配适,并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不同需要而选用不同的RGP镜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RGP(包括OK镜)会给近视患者带来全新的“视界”。
验光准确与否是配镜的决定性环节,散瞳药的作用是阻断胆硷能神经对虹膜括约肌和睫状肌的兴奋作用,从而使瞳孔扩大和睫状肌麻痹,使调节肌得到休息,除去自身的调节能力,使验光结果更准确。幼童有斜视、弱视、远视的,常需要选择阿托品散瞳。中小学生,由于调节力强,如不散瞳检查单凭电脑验光测度数为+1.00DS(球镜100度)时,通过散瞳后验光度数可达+3.00DS左右,这种误差对远视弱视者,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会加重视疲劳、并有头痛等症状出现。如是近视患者,不散瞳验光常会出现过度矫正视力,也可加重视疲劳等症状。
常规验光方法分主觉验光法和他觉验光法两种,家长和学生最好采用他觉验光法中的检影法。检影法是一种重要而准确的方法。由验光师用检影镜检测患者屈光度数,根据所得结果,将镜片总合放于试镜框上,让患者主觉审定,并做必要的修正。
散瞳验光者应在经第二次主觉审定,而后开方配镜。检影法不凭被检者的主观感觉,而只凭检者的客观检查,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智力发育不全或弱视者,这些人群对视力表达不了及不够准确,通过检影能够使验光师验光做到心里有数,比较准确地验出被检者的屈光状态。例如:出生才11个月的婴儿,白内障术后,既不能用电脑验光仪验,也不能配合验光师查视力,这种情况下只可用检影验光法来确定他的屈光状态,为医生治疗提供出准确的验光数据。因此,这种客观法是最简单、最方便、最精确且最实用的一种屈光检查法。
专家指出,正确的验光方法应是客观方法加上主观方法,两种方法互相对照,找出符合被检者的实际屈光度的镜片,为他们配出一副高质量、合格的眼镜。
Yanglintao123456@163.com
评论